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北區食堂RFID自助結算餐臺啟用以來,不僅節約了員工排隊等候的時間,更能準確計算菜品價格,避免食堂工作人員錯算價格的情況,極大提升了員工的就餐體驗,受到了大家廣泛的歡迎。
人大食堂采用RFID技術,“刷餐盤”三秒結賬
9月4日,中國人民大學北區食堂一層餐廳推出智能結算服務,學生在自助區選好菜品后,把餐盤放在“結算區”,結算臺會通過感應不同餐具自帶的芯片價格而自動生成總價格,學生刷卡后就可以離開,整個過程只需要三秒,這避免了一直以來學生花大把時間排隊打飯的情況。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,目前,京內外很多高校已經開始推行這種智能結算模式。
現場“刷盤”結算只需三秒鐘
當天下午4:30,還不到飯點,人大北區食堂一層智慧餐廳外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,很多同學都想要體驗一把智能結算“黑科技”,做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。

“一兩米飯,0.25元;蒜黃炒雞蛋5元;西紅柿雞蛋湯,1元;清炒小白菜2元”,在智慧餐廳的出口處,學生們把盛有飯菜的托盤放在“結算區”的框內,桌面屏幕左側的十六宮格內顯示出菜名和價格,右側分別顯示出數量、總價和營養成分、卡內余額等數據。
與結賬臺桌面屏幕對應的是一個傾斜45度角、15英寸寬的立式屏幕,是為工作人員設置的。這個結構很像了超市的柜臺,但與之不同的是,這里的結算是自動感應的,無需掃碼槍。從把托盤放在結算區到刷卡再到把托盤端走,整個過程只需三秒時間。
不掃碼,也可以結算?據了解,智慧餐廳的碗盤全部植入了RFID射頻芯片,芯片可通過出品終端反復寫入菜品信息。餐具放到結算區后(讀寫器感應區),計算機會自動讀寫芯片,并借助現代通信技術,實現快速結算。
延伸“黑科技”大數據可決定菜品更替
除了學生減少排隊、提高結算效率,智能結算的“黑科技”還能提供在食堂吃飯學生的飲食大數據。
人大智慧餐廳試營業后,學生們紛紛在學校微博、微信留言,希望“營養成分表”能夠幫助他們“燃燒”他們的卡路里。通過大數據了解學生們的消費傾向,幫助學生們建立更健康的飲食習慣。通過推出飲食健康APP,讓學生們關聯到其他運動健身類APP,提醒他們合理攝取卡路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