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對手術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,對手術人員和手術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本文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,將門禁系統,自動收發系統、存儲技術合為一體,通過專業化的硬件設備與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接口技術,構建智能手術室潔凈度管理和醫療行為追溯的解決方案。
手術室潔凈度智能化管理的實踐 系統實現
本文采用物聯網RFID技術,實現手術醫護人員身份識別和準入管理,手術衣鞋的發放回收和追溯管理,電子衣鞋柜的智能化管理,嚴格控制手術人員的進入和流動,建立了手術資源和人員行為的智能化管理體系,在確保手術安全及感染控制的同時,實現了手術室資源的高效利用,提高了手術室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。系統實現亮點如下:

(1)智能識別
系統與醫院一卡通、手術排班系統無縫對接,根據當天手術排班情況自動審核醫護人員的手術室準入機制,通過刷卡識別來驗證進出手術室人員的身份,若驗證成功后可自動打開電動移門放行,否則提示無權限進入手術室。這種方式改變了以往人工身份核實流程繁瑣、效率低下、無關人員進入手術室的情況。
如果進入手術室的為臨時人員,例如:領導、貴賓、參觀人員及供應商等,可通過聯系相關科室人員開門進入。
(2)智能發放、回收
與醫院HIS、手術排班系統對接,醫護人員在領取手術衣、鞋時,需通過在智能發放機上刷IC卡完成員工領取手術衣、鞋的權限驗證,如果驗證成功,發放合適的手術衣、鞋;反之,則在屏幕上顯示無法發放。
衣物回收時,醫護人員將污衣、鞋放在智能回收機的回收面板上,設備通過手術衣、鞋上的RFID芯片對物品進行檢測、回收,并通過攝像頭錄制回收過程,以便后期核驗。
(3)智能分配
與手術排班系統對接,通過刷IC卡的方式對人員使用衣鞋柜的權限進行認證,并對當前用戶進行查詢,查該用戶是否是當日手術安排人員或臨時人員。若是,則對用戶分配鞋柜和更衣柜;若不是,則在衣鞋柜顯示屏上提示無權限使用衣鞋柜。
為解決院內衣鞋柜分配不科學,提高衣鞋柜的利用率,系統采用多科室配置技術,并針對手術類型不一樣,靈活配置衣鞋柜,提高了衣鞋柜的流動效率。
(4)智能追溯
醫療行為追溯:系統自動對醫護人員進出手術室,領用手術衣、鞋,手術衣、鞋的歸還等行為進行記錄,使醫療行為變成可追溯的,為手術室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。
患者路徑追溯:采用RFID技術將腕帶的唯一編號與患者的信息進行關聯,在患者手術路徑的完整流程結束后,系統自動生成基于某一患者的完整手術路徑視頻記錄,并支持對患者,手術,時間等信息進行檢索,實現患者的手術完整路徑追溯,追溯內容包括患者進入和離開手術區域中各個位置的時間,以及所有時間點的完整視頻監控畫面。
結論
系統解決了目前國內手術室的人員及手術衣鞋管理方面的問題,通過建立手術安全準入機制,以確保手術室潔凈度的管理;規范手術醫護人員的行為,管理并追溯手術衣及手術鞋,建立全新的醫護考核體系,最大程度地確保了手術室安全及高效運營,符合實際應用需要,具有長期運行的穩定性、可靠性和安全性。